本書作者 Nick 用數據驅動的方法,打破了我們對金錢、對市場、對未來的許多錯誤期待,並提供了一套簡單卻有效的行動指南。全書分為兩大部分:儲蓄與投資。
在正式進入儲蓄與投資的細節之前,Nick 提出一個問題:你的理財旅程,應該從哪裡開始?這個答案是依照我們的處境而定。如果我們的存款為零,應該先專注在儲蓄。如果你有穩定的現金流和基礎緊急備用金,則可以積極投入投資。
也就是說,目標在於提升我們的資產。如果我們只有 10 萬元的資金可以用於投資,每年的報酬是 10% 的話,也就是 1 萬元。但是穩定的工作,可以為我們每個月帶來 3 萬元,那我們目前就應該要將時間與精力放在工作上。當有 100 萬元的資金可用於投資時,10% 的報酬率是 10 萬,那就可以投入一些時間與精力在投資上。如同 Nick 所說:窮人的重點應該放在存錢,富人的重點應該放在投資。
儲蓄
在儲蓄這一部分,作者提出一個非常重要但常被忽略的觀點:儲蓄的重點不僅是節省支出,更在於提升收入。Nick 指出,大部分人過度專注在“省小錢”,卻忽略了“賺大錢”的可能性。例如,與其省下每天一杯咖啡錢,不如想辦法讓自己的薪水提高 10%。一個小額的省錢習慣固然重要,但長期來看,收入的提升對財務自由的影響遠大於日常小額節省。
投資
Nick 直接指出:別買個股。根據數據,只有極少數大型個股驅動了整個市場的長期上漲,而絕大多數股票的回報甚至低於無風險利率。與其相信自己能挑中未來的明星股,不如謙虛地選擇指數型投資(如 S&P 500 指數基金),才是真正理性又穩健的做法,而且又簡單。
那我們要多早開始投資呢?Nick 表示:越早越好,且要經常投資。由於長期而言,多數使場傾向上揚,越早投資加上複利的威力,即使是小額投資,只要開始得早,拉長時間,回報會以一種近乎魔術般的方式成長。時間與複利的力量是很可觀的。
我們常常在存錢,想要等待市場大跌才進場,逢低才買進。但是 Nick 統計數據告訴我們,這種策略在現實世界中幾乎行不通,因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市場底部。他指出,若將時間拉長來看,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與逢低買進(buy the dip),大部分的時間是平均成本法的績效好。這是因為市場大跌不長發生,且即使發生時我們也無法算出底部。若要逢低買進奏效的情況是我們要能夠預知大跌的時間以及市場的底部,但是這太難了。
市場波動,不是異常,而是常態。Nick 提醒讀者:真正的風險,不是波動本身,而是你因為害怕波動而錯失了長期回報。但唯有經歷下坡路,才能走上上坡路。
經濟危機時,大多數人感到恐慌,選擇離場。但歷史告訴我們,危機時期往往是最好的買進機會。如果我們能在危機時期持續投入,即使投入金額不大,長期回報也會遠超過在市場高點追高的人。
最後,關於何時賣出。Nick 建議:除非有明確的資金需求,否則不要賣出。不要因為市場下跌而恐慌賣出,也不要因為市場上漲就急著套現。
結語
本書中作者提出的投資方法,也許並不是最好的。但是對於無法花太多時間在研究投資的人來說,作者的方法無疑是一個有效且當單簡單的方法。例如,當資金不多,我們必須將時間與精力投入在工作上時,我們可以用作者的方法來投資。
書本資訊
中文書名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原文書名 | Just Keep Buying: Proven Ways to Save Money and Build Your Wealth |
作者 | 尼克.馬朱利 (Nick Maggiulli) |
譯者 | 李芳齡 |
出版社 | 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 | 2023/05/30 |
原文出版日期 | 2022/04/12 |